2003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心理基础试题 (1)
赞助商链接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农业推广心理应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发展性和( )
A.主体性 B.现实性 C.联系性 D.实践性
2.众多的推广对象需要层次不一,生产环境复杂多样,决定了农业推广交往的( )
A.协调性 B.开放性 C.多层次性 D.选择性
3.要求农业推广人员,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的思维形式叫( )
A.正向思维 B.侧向思维 C.多向思维 D.反向思维
4.追求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是目前多数农民共有的一种心理倾向,即( )
A.求奇购买动机 B.求实购买动机 C.求名购买动机 D.求新购买动机
5.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人的( )
A.动机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6.个性可分为两个方面,即( )
A.需要和动机 B.需要和兴趣
C.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D.性格与能力
7.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一种持续性的和一般性的情感状态是人的( )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表情
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A.分析、综合和比校 B.综合、抽象和概括
C.分析、判断和概念 D.概念、判断和推理
9.情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力和鼓舞作用称为情感的( )
A.倾向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效能性
10.唐代韩愈所说的“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道理说明了( )
A.实践依赖于思维活动 B.心理依存于实践
C.心理受客观事物的影响 D.实践使人获得感知、思维等
11.农业推广人员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考虑问题称为( )
A.历时性 B.同一性 C.预测性 D.同时性
12.青年推广人员心理特点表现为富于理想、积极进取精神、注重审美、热切的求知欲和( )
A.事业上的建树心理 B.工作上的奉献心理
C.强烈的事业心 D.富于探索精神
13.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形成新的概念的前提是( )
A.判断 B.推断 C.推理 D.分析
14.不由自主的活动,不学而会的动作和通过遗传获得的无意识的动作都属于( )
A.有规律动作 B.随意动作 C.无规律动作 D.不随意动作
15.研究表明,任何发明创造活动,都必须经过四个时期,即: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 )
A.发展期 B.积累期 C.成熟期 D.验证期
16.个体行为受到挫折后,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有( )
A.自我安慰 B.自我整饰 C.升华 D.逆反行为
17.“悲喜交集”和“啼笑皆非”是描述人的情感体验中的两极对立性( )
A.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B.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不可以互相转化
18.常见的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不包括( )
A.强迫或强制 B.咨询
C.提供服务 D.讨论研究
19.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是( )
A. 从最初的感知觉、表象发展到思维
B.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C. 从原始情绪、动作发展到情操和意志行动
D. 从注意、想象、记忆的不随意性发展到随意性
20.态度的改变包括态度的强度的改变和( )
A.一致性的改变 B.方向的改变
C.性质的改变 D.行为的改变 www.uniuc.com/zikao
了解更多大学城自考招生最新信息 请点击:大学城自考专题网站
广告